9月7日,十级风圈影响海口,家住龙昆南路的何冰发现,一片树叶被吹上阳台,而她的房子位于16楼。
放眼望去,整座城市被狂风劲雨笼罩,无数杂物被风吹起,升至十米、二十米,甚至看不见的高空。上下颠倒就在一瞬间,而这只是超强台风“摩羯”的前兆。
一个多小时之后,超强台风“摩羯”在文昌翁田登陆,最大风力达到17级以上,62米/秒的风速,成为登陆我国的历史最强秋季台风。
9月7日,文昌环卫工和群众清理倒在路上的树木。文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媒体传播技术让所有人第一时间看见自然之力的无情,在社交平台转发的爆裂的落地窗、翻滚的面包车、倒灌的海水,以及倒伏的大树,让这一刻真切地记录在历史之中。
2015年1月,在“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组委会将特别致敬群体授予全体海南人民,铭记每个人面对“威马逊”时的无畏和顽强。
十年之后,当又一次暴风雨来临时,这个坚强的群体,再一次面对狂暴的自然之力,再一次凝聚起1000余万颗坚定的心。
“威马逊”的遗产
9月5日晚上9点,超强台风“摩羯”距离海南岛大约300公里,一轮降雨暂时告一段落,海口坡博路的一家茶餐厅里,准备打烊的店员,静静等待“摩羯”的到来。
“早点收摊,早点回家了。”有人说完,同伴摇摇头:“还有人要吃饭,先招待客人。”
趁着雨停的间隙,不少人走出家门,临时补充防风物资。外卖平台已经关闭,外卖员老莫领到最后一单配送,街上车辆不多,提前送达的他,在客户门前等待。
“台风天还送外卖,辛苦了。”把外卖交给客户,老莫笑了:“领到任务就得完成,送完这一单就回家了。”
此时,海南省政府已经将防汛防风应急响应状态提升至Ⅰ级,自上而下,一场抗击超强台风的战斗已经打响。
海口在全市范围内分批启动“六停”措施,近2000辆公交车陆续进入公交场站停放,琼州海峡客滚船前往锚地抛锚,新埠岛三联社区渔港停满避风的渔船。
夜已深,海南省妇幼保健院龙昆南院区依然灯火通明。从9月3日开始,海南对全省38周以上未分娩孕妇进行全面摸排,开通孕产妇急诊急救绿色通道,许多孕产妇接到来自社区和医院的电话,顺利住院。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孕妇办理住院。医院供图
当时针跨过9月6日零点,杜江还没睡,他仍在部署海南省义工互助协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根据十年前面对超强台风“威马逊”的经验,杜江首先想到的,是在通信失联、道路被阻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基本的志愿服务。
“在城区重要的交通点位,联合周边商铺设置应急点,用于集合志愿者。”作为海南省义工互助协会会长,杜江带队参与过抗击超强台风“威马逊”的志愿服务工作,面对即将到来的超强台风“摩羯”,他也打算倾尽作为志愿者的全部力量。
整理志愿者名单时,杜江看到了林金的名字。十年前,当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文昌翁田时,年少的林金受困于倒塌的房屋,杜江和志愿者们将她救出。
十年之后,林金选择加入志愿者队伍。从受助者成为施助者,“威马逊”留给她的不只有惨痛的记忆,也教会她一些值得去做的事。
一家二手车行的负责人尤世雄找到杜江,决定提供30辆大排量越野车,“‘威马逊’时,很多市民滞留在外,无法回家,我是卖车的,我有车送他们回家。”
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台风期间的值班人员已经安排完毕,急诊医生蔡亲骥成为一名备班人员,随时听候调遣。
“每次超强台风之后,总会有很多伤员,我经历过‘威马逊’,我有经验。”
十年前的大风,十年后依然有余威,它留下了一些“遗产”,到今天仍被铭记。
海岸卫士
9月6日上午9点,超强台风“摩羯”距离海南岛只有大约130公里,此时最大风速已经达到68米/秒,文昌清澜的海边风雨大作,成片的木麻黄树林在强风中摇摆。
它们是“海岸卫士”,它们也挺立在文昌龙楼的海边,挺立在海口东寨港、北港岛,以及更广茂的海岸线上,那一片片红树林与木麻黄组成的防风林,仿佛一堵堵墙,无言地拼尽全力,尝试为这座岛屿减缓风势。
被动的抵抗不可或缺,主动的应对势在必行。海口北港岛的600余名群众已被妥善转移至安置点;菜篮子江楠农产品批发市场持续进行蔬菜调配;海口供电局组建75支1362人应急抢修队伍,统筹安排104辆抢修车辆,在全市10个区域做好驻点,进行24小时待命。
海口供电局组织无人机飞手对线路进行精细化巡视,提前做好防范台风准备工作。通讯员 杨永光 摄
更多的“海岸卫士”,也在挺立着。本该休假的警士曹云波,与正在休假的警士钱辰,都出现在武警海南总队机动支队参与海口市三江镇、演丰镇转移群众的现场。冒着暴风雨,他们的“一个也不能少”,指的是转移群众,也是参与其中。
两天转移三江镇、演丰镇共计455名群众。这群武警官兵的任务还未结束,他们守在抗风一线,等待“摩羯”的到来。
中午之后,文昌市文城镇的风力渐成鼎势,文昌站的站前广场上,一块建筑材料被狂风刮起。此时,台风路径持续向西北方向延展,翁田镇,即将成为它登陆的目标。
在此之前,翁田镇已转移安置8000余位群众,曾被超强台风“威马逊”严重破坏的多个村庄,新建不少钢筋混凝土建筑,面对十年后又一个超强台风的冲击。
当天下午4点20分前后,超强台风“摩羯”在文昌市翁田镇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7级以上。
即使翁田镇居民小韩提前用胶带加固窗户玻璃,用木棍撑顶家门,当超强台风“摩羯”登陆时,房屋依然有风雨灌入。屋外的街道上,路灯和树木成片倒下,杂物漫天。
此时,十二级风圈已影响海口,狂风暴雨之中,大家预料的事情发生了——有人滞留在外。
风雨中,30辆大排量越野车组成的应急救援车队出发了。贴着“台风应急志愿服务车辆”的贴纸,他们像30位暴风雨中的独行侠,接送十多位滞留在外的市民回家。
当“摩羯”逼近海口,志愿者阿锋驾驶一辆黑色越野车,冒着风雨接送市民之后,终于能够喘口气。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身影被市民拍了下来,在网络取得数万次的点赞。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提供车辆的二手车行负责人尤世雄,经营的店面遭受台风重创,外墙和玻璃门窗被毁。
傍晚7点,超强台风“摩羯”进入海口市区,杜江接到7起求助,其中多是家中玻璃门窗破损,急需志愿者上门协助转移。
其中一起求助,来自海口市南沙路的一位住户,破损的门窗玻璃割破她的大腿,造成20多厘米长的伤口,流血不止。
道路遇阻,风雨逼人,志愿者们驾车一路清障,耗费一个多小时,终于将伤者送往海口市中医院接受救治。
进入海口市区的“摩羯”,沿着南海大道一路向西,沿途众多小区的住户能够感受到楼体在摇晃。沿路的椰树被风刮落树叶,树干仍然坚韧。
暴风雨中的9月6日夜,很多人在黑夜里感受超强台风的威力,也在无数“海岸卫士”的护佑下,感受这座岛屿的温度。
晚上9点44分,一名婴儿在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诞生。一声啼哭,是生命的开始,也是新生活的起点。
崭新的一天
9月6日晚上9点多,超强台风“摩羯”经由海口天尾角附近入海。先前遭遇狂风侵袭的市民,短暂经历平静,而后风势渐猛,不少人家的门窗玻璃被风刮破。
与此同时,“摩羯”造成多条供电线路被破坏,约83万户居民用电受到影响。供电应急队伍连夜抢修,在疾风骤雨的黎明前夜,依然有人为了大多数人而战。
受树木倒伏撞击影响,海口市和平大道一横路附近出现天然气泄漏,燃气维护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蹚水摸索着把阀门关掉,开展抢救施工。
9月7日清晨,在海口市南海大道沿线,位于“摩羯”台风路径周边的小区出现树木倒伏。此时,持续的阵风逐渐减退,走出家门的人们,看见与往日不同的景象。
倒伏的树木阻碍道路,破损的门窗落在地上,在小区物业的组织下,人们自发清理道路。很快,大家看见了更多的清障队伍。
工作人员在清理路障。
从上午8点开始,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沿南海大道自海口保税区路段向龙昆南路进发,清理出数公里长的路段。
在海口市民声东路,一支十余人的队伍正在清理倒伏树木;在朱云路,海口市综合执法局琼山分局的工作人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清理路面;在国兴大道,150位武警官兵携带机械装备雨中作业。
在定安县定城镇富民大道,有市民为现场作业的消防指战员们送来饮用水,被清理的道路,正在一点点恢复通行。
上午来到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之后,急诊医生蔡亲骥马上投入工作。与他预料的一样,许多伤者被送来医院,和他期待的一样,伤者得到及时救治,向着好的方向而去。
9月7日下午4点,海南省海洋预报台解除风暴潮警。傍晚7点,海南省气象局解除台风四级预警,台风“摩羯”对海南省影响趋于结束。
事实上,这是气象层面上的“结束”,如同十年前的2014年7月19日,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的第二天,一切都在等待复苏,一切都在期待恢复,更大的挑战,还在之后。
然而,这里的人们从未轻言放弃,就像十年以来,我们在“威马逊”造成的破坏之上,重新建起美丽的家园。那些过境的狂风,可以撕裂海岛的容颜,却撕不开坚实的心墙,此后的每一天,都会是崭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