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肺结核?医生:做好这六点

2023-12-08 21:16

来源:南海网 作者:小丽

  12月8日,今年,海南全面推行“2+3”健康服务包工作,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五种疾病开展筛防治管。其中,结核病是一种传统传染病,可治愈可防控。

  那么,结核病如何筛查?出现哪些症状要注意?治愈后是否还要吃药?如何预防?对此,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结核病科主治医师黄远江进行科普和支招。

  黄远江表示,预防肺结核,关键要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保护易感人群。记者 王洪旭 摄

  对重点人群进行筛查 早发现早治疗

  结核病如何筛查?黄远江表示,结核病的筛查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等)通过上门筛查、驻点筛查等方式,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结核病的密接者等重点人群,进行一次免费结核病症状筛查。如果发现可疑症状,转介到定点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目前各市县定点医院可为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免费提供痰液病原学检查和胸部DR检查;或者抽血做干扰素释放试验及PPD试验等,完善结核病的免疫学检查。

  “有的人一听要筛查结核病,就担心自己被怀疑有结核病,产生恐慌心理,这是一种错误认知。”黄远江表示,人的一生中有2/3的概率会感染到结核菌,但感染结核菌不一定都会发病,而是由一次性感染菌多不多、毒力强不强、是否为易感体质、抵抗力弱等因素决定会不会发病,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结核病,因此要进行筛查。

  “希望通过筛查,早发现早治疗。”黄远江说,一般初治肺结核按照“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原则,给予免费的抗结核药物,经过6个月治疗能达到95%以上的治愈率,就是要在病灶比较少、病菌量比较少,没出现严重的肺部损伤之前就要治疗,这样用药能够很好地吸收,治愈率会明显提高。此外,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传播给周边的人。

  咳嗽咳痰超两周 要警惕肺结核

  出现哪些症状要注意?黄远江医生表示,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盗汗、食欲不振、疲劳和体重下降等,如果出现持续咳嗽咳痰超过两周或更久,还伴有盗汗、消瘦,午后低热,甚至会有一些咳血的症状,就要警惕肺结核,建议尽快就医,特别是患艾滋病、糖尿病以及65岁以上老年人等肺结核高危人群,要去医院拍胸部X光检查。

  此外,肺结核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有明显区别,一般流感和上呼吸道感染会咳嗽一周左右,而肺结核咳嗽、咳痰的症状比较久。

黄远江为患者进行检查。记者 王洪旭 摄

  得了肺结核,未按时服药会有什么影响?

  黄远江表示,得了肺结核,如果不按时服药,会导致病情反反复复,因为它是一个慢性传染病,可能会增加周边人群感染的风险,且感染的人往往是身边人。对患者自身而言,病灶没有完全一次性杀除,可能就会产生耐药,如果发展成耐药结核病的话,会增加社会和个人的风险,如果病情久治不愈、病灶扩散的话,肺部毁损得比较厉害,会影响到肺功能,甚至会出现并发症,比如呼吸衰竭、咯血。

  此外,结核病会引起消瘦、全身免疫力改变,导致出现并发症。如果确诊活动性肺结核,应到定点医院领取免费药物,进行规律全程治疗。一般来说,70%-80%的病人不需要住院治疗,居家服药治疗即可,然后由社区管理人员进行督导和随访,比如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管理人员会登记、反映,让患者去定点医院复查,跟踪随访病情的恢复情况。

  肺结核治愈之后,还要吃药吗?

  黄远江表示,初治肺结核服药治疗6个月后,经过专业医生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灶、痰检结果等进行评估;如果检查结果是阴性,其病灶也比较稳定,或随访半年、一年以后都没什么变化,可以判定其是一个治愈的肺结核病人,往后不需要治疗,只要定期复查、随访体检即可。

  如何预防肺结核?医生:做好这六点

  黄远江表示,预防肺结核,关键要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保护易感人群,建议做好以下“六点”:

  第一,控制传染源,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患病后及时治疗,能直接控制传染源。有结核病症状的人尽快到结核病门诊就诊,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第二,阻断传播,避免与患有结核病的人接触,尽量避免在密闭空间中接触咳嗽、咳痰、打喷嚏等可能带菌的人。

  第三,保护易感人群,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与传染性患者接触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等。

  第四,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勤洗手,不乱扔垃圾。

  第五,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加强营养、饮食均衡、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第六,对重点结核潜伏感染者对象进行预防性化疗(与传染性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的5岁及以下儿童、排除了活动性肺结核的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结核潜伏感染试验阳性的人)。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