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你以后要戒酒了,一点都不能喝,隔三差五喝也不行。”近日,一名长期大量饮酒的男子出现腹胀、不想吃东西到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查出肝硬化住院治疗,医生叮嘱其以后不能再喝酒了,继续喝酒会对肝脏造成更大损伤。
除了长期大量饮酒,生活还有哪些伤肝行为?该如何护肝和预防肝炎呢?对此,记者采访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医生,为大家科普和支招。
薛晴医生为患者检查腹部情况。记者 王洪旭 摄
长期大量饮酒 男子查出肝硬化
“近期患者出现腹胀、不想吃东西来就诊,发现了肝硬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医师薛晴说,该患者是一名50多岁的男性,自小发现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因为肝功能正常,一直没有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也没有定期到医院体检,平素有长期大量饮酒。
入院后,经过肝脏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肝硬化、少量腹腔积液,临床诊断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乙肝+酒精)。住院治疗几天后,男子病情逐渐缓解。查房时,薛晴医生用手轻轻按压男子的腹部,进行检查,目前没有触痛了。
薛晴医生表示,该患者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终身抗乙肝病毒及戒酒,避免患者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同时建议患者出院后每3-6个月规律至专科门诊复诊。
“这个病人的遭遇提醒大家,针对乙肝病毒感染者,需每年定期至专科门诊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启动抗乙肝病毒治疗。”薛晴医生表示,目前该患者处于肝硬化中期,肝脏功能还能部分代偿,其生活质量还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这个患者继续饮酒、不规律抗乙肝病毒治疗,其肝硬化会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晚期甚至出现肝恶性肿瘤,到时患者会因为反复不适而多次住院,其生活质量将会严重下降、家庭经济负担也会随之增多。
薛晴医生提醒,乙肝病毒感染者建议每半年需至专科门诊进行体检,及时启动抗乙肝病毒,减少其走向终末期肝病(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生活中哪些行为伤肝?
那么,生活中哪些行为伤肝呢?薛晴医生表示,常见的伤肝行为有大量饮酒、长期熬夜、服用保健品、草药等不良生活方式。第一,大量饮酒。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肝脏代谢,但过量的酒精摄入会导致肝脏负荷过大,引起肝脏损伤和炎症。
薛晴医生说:保护肝脏、预防肝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接种疫苗。记者 王洪旭 摄
第二,长期的熬夜,睡眠不足。很多人有在夜间工作或者娱乐,但熬夜最容易熬出肝病。因为睡眠过程中,人体会进入自我修复模式,肝脏会进行排毒,经常熬夜既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此外已经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熬夜还会加重病情。
第三,长期服用保健品。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宣称对心、脑、肺、肝、肾等起着保护作用的保健品,一些人长期服用后会出现药物性肝损害,若没及时发现也会进展为肝衰竭、肝硬化。
第四,长期服用民间中草药。一些人出现身体各种不适后倾向于求助中医,但是这些人往往没有至正规的中医院就诊,而是选择一些民间偏方,这些民间偏方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伤肝的成分,服用之后会造成药物性肝损害。另外,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药物均存在肝损害的副作用,因此建议大家生病后需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用药。
第五,不吃早餐、暴饮暴食。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护肝脏,减少胰腺炎、糖尿病、胆结石、便秘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健康早餐可延长饱腹感,避免肝脏受损。另外,暴饮暴食,东西吃太多会增加胃肠负担,诱发脂肪肝,也会增加肝脏的负担。
如何护肝和预防肝炎?医生:做好这5点
薛晴医生表示,保护肝脏,预防肝炎,需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忌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共用牙刷、毛巾和剃须刀等私人物品,接触他人个人卫生用品后注意洗手。
第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其中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第三,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改善供水条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不饮生水,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
第四,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丙肝。目前尚无丙肝疫苗,但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杜绝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幅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
第五,重视体检和定期复查。健康的人应每年做一次全面体检,已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已经有肝硬化的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复查的项目应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肝脏彩超、肝脏硬度弹性检测等。35岁以上的患者还应加查肝脏肿瘤标志物。